2025-01-23
民国墨彩牡丹花纹笔筒藏品介绍
1、民国墨彩牡丹花纹笔筒,其高度为14厘米,口径与足径均为7厘米,呈现出简洁的圆筒状设计,口底径相若,底心微凹,整体造型规整。瓷器的胎质细密且坚固,通体施以白釉,釉层匀净,釉泽莹润光洁,质地细腻。笔筒以其独特的墨彩牡丹花纹装饰,牡丹以细线刻画,再施以墨彩,使得图案黑白分明,素洁典雅。
2、清雍正斗彩缠枝花纹梅瓶,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结合,工艺复杂,成品率低,极为珍贵。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通体紫红色,珐琅彩绘白色梅花,色彩对比鲜明,技艺高超。清雍正青花桃蝠纹橄榄瓶,以桃树为主题,空间绘蝙蝠,寓意福寿双全,工艺精巧,纹饰精美。
瓷器收藏品鉴定方法文物艺术品鉴别的方法
器型辨识:各个时期的瓷器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其形状和大小。例如,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梅瓶和玉壶春瓶虽然都有制作,但它们的造型却各有不同。比如,洪武时期的梅瓶口部呈现老卖梯形,而元代的梅瓶则显得更为丰满。
造型:每朝代的陶瓷器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小等风格特征,各朝代之间相差很大。看一件器物是否仿古品,主要看它的造型。古陶瓷爱好者可多留意文物图录上每一朝代器物的形状、大小,并用心记下每一朝代的标准器型,在实际辨别中做到心中有数。
看胎质:中国瓷器生产历史悠久,每个朝代的胎质都有所不同。例如,唐代以前瓷器初创时期,胎质较粗。如唐三彩胎质半瓷半陶,较为粗松。如果唐三彩胎质过于精细,可能为后仿品。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胎质粗松,制作工艺快速利落,碗底部竹刀刮痕明显。
收藏史上最贵的瓷器,你知道多少呢?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2010年,在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折合人民币5亿元的价格售出,包括佣金。这一价格不仅打破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的纪录,也成为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买家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藏家。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8124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元代青花瓷器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世界瓷器拍卖纪录。其买家为中国大陆的一位知名藏家。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交价为49亿人民币,由知名收藏家刘益谦购得。该杯现藏于其创办的上海龙美术馆。
第一名: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5亿元 2010年英国班布里奇Bainbridges拍卖行拍出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加上佣金以折合人民币5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一成交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格。
亿人民币,买家信息未知。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245亿人民币,出自“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卉纹双耳瓶,1809亿元人民币,戴福保旧藏,购买人未公开。这些瓷器不仅价值连城,更是历史与艺术的瑰宝,每一件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一 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41亿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拍卖史上的传奇。这件清代官窑瓷器,以其匀称的体型、典雅的色泽、鲤鱼图案的生动呈现,以及镂空水波纹的精细雕琢,展现了大气富贵的气质,堪称清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苗锡锦、苗长强“宋釉今烧”钧瓷作品被三大博物馆永久收藏
1、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河南省钧瓷博物馆,河南省古陶瓷博物馆,钧官窑址博物馆,宣布永久收藏苗锡锦、苗长强“宋釉今烧”作品《鼓钉洗》《鸡心尊》。博物馆馆长张金伟,代表三大博物馆亲自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长强手中接收藏品。
2、在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品创作评比中,苗长强的设计作品寿桃荣获了一等奖,展现出他的卓越才华。他的钧瓷作品“世纪雄风”(高1米),在1995年被选为1999年昆明世博会礼品,由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亲自揭幕,现永久存于中国馆内,成为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3、【非遗艺术巅峰】苗锡锦、苗长强大师携手创作——国礼级钧瓷《三羊开泰尊》此钧瓷珍品,名为《三羊开泰尊》,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苗锡锦与苗长强携手打造,堪称国礼级别的艺术杰作。作品尺寸宏大,高38厘米,口径15厘米,每一细节都透露着文化的深厚底蕴。
4、【匠心之作】国宝级非遗大作——钧瓷《三羊开泰尊》这款尊贵的钧瓷珍品,名为《三羊开泰尊》,由国家级非遗大师苗锡锦与苗长强大师联手创作,堪称国礼级别的艺术瑰宝。它的规格非凡,高约38厘米,口径约15厘米,每一寸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5、苗长强,作为钧瓷艺术领域的知名大师和企业家,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钧瓷文化的热爱,引领着苗家钧窑的发展。他与父亲苗锡锦共同创建的“珍宝阁”(由启功题名),展示了钧窑的“传统工艺,自然窑变”魅力,每一件珍品背后都蕴含着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对钧瓷文化的深情厚谊。
收藏手记·瓷器铜器篇·“买了就赚”的收藏品
1、”2006 年,蓝天国际拍卖行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亮出一件与我那瓷板画相近的清末山水纹瓷板座镜(高 34 厘米),底价竟在 3万元至5万元,更令我惊异不已。我暗自庆幸,我得到的那件东西其实是“买了就赚”的收藏品,当时自己还“咬牙跺脚”,想来真是大可不必。
2、综合铜质、工艺、年代、品位诸方面因素,我将明代以来的手炉分出四个档次。一是珍稀品。指那些艺术高超、工艺精湛、存世稀少,足以代表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手炉中的上品和绝品。二是高档品。铜质精良,做工精细,线条优美,赏心悦目,无论从器型、纹饰,还是工艺制作上均无毛病可挑。三是中档品。
3、星期日晚上,李先生的一位老同事介绍他弟弟张伟到李家,说张伟喜好收藏,请李推荐他加入收藏协会。张伟顺便带来了他新近购买的两件铜器。请李先生帮助看一看。铜器一露头,李就感到与他星期四买的那几件非常相似,便问张伟:“你这铜器是从哪买的。”“沈阳道的大棚里的一个小店买的。
4、收藏手记·名人字画篇·学养——高层次收藏的本钱 梁启超在饮冰室写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玩收藏就是玩文化。字画里的学问博大精深,玩字画尤其得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并以文化人的眼光购存那些既有深刻文化内涵又体现中国传统精神的艺术品,只有学养深厚的人才能真正进入高层次的艺术收藏。
5、收藏手记·文房杂项篇·“袖石”和“山子”雕有松石人物的寿山石山子 (清) 作者收藏 明代的古董鉴赏活动,在修身悟道理念的导向之下,具有鲜明的博雅清玩的格调。文人们推崇典雅,讲究在赏玩高品位器物中寻求古趣、雅趣和乐趣。这一点尤其表现在玩石与赏石上。